潍柴动力股票行情分析-2024.7.8
最近股价表现5日涨跌幅,10日涨跌幅,20日涨跌幅,120日涨跌幅,250日涨跌幅,分别是:
-13.49% | -9.14% | -13.86% | -1.72% | 16.87% |
从今天日K线图形态分析,股价已经进入下跌趋势中,预计这个过程是散户进,机构资金离场,短期内即使有反弹也是离场的机会,对于这种走势图,不要抱有幻想,即使走强也仅仅是反弹而已,股价已经经过高达100%的高涨过程,抄底风险极高。
股价波动区间点评:预计本轮牛市已经走完,拉下来的行情是震荡走低机构资金完成离场,要实现盈利只能耐心等待下一轮牛市开启后的右侧交易机会,需要注意的是,公司业绩处于低速增长期,单靠业绩很难维持当前的估值水平。
获取潍柴动力(000338)最新行情分析预测传送门。
当前股价位置13.59元最佳交易策略,短线交易空仓观望,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中线交易止盈空仓,中线预期是下跌,在股价未有效稳定下来之前,抄底风险是非常大的,同时估值方面也不支持目前的股价水平。
对于位于下跌趋势中,并且无抄底盈利空间的个股不再提供短线,中线,长线区间,当新的上涨趋势出现时再提供。
作废:透过K线图分析,短线股价波动区间14.0元-16.5元,中线股价波动区间为13元-18元,长线股价波动区间11元-18元。短线支撑位14.0元,压力位16.5元,中线支撑位13元,压力位18元,长线支撑位11元,压力位18元。(需要注意的是:此值会根据股价波动情况略作调整
说明:短线,中线,长线波动区间为了方便分析,通常我以股价脱离区间为准,短线波动区间通常为6-12%,中线波动区间为12%-18%,长线波动区间为20%以上,日期短线约3周内,中线3-8周,长线8周以上。
最近一年有效股价波动区间为11.06元-18.73元,当前股价处于最近一年有效波动区间的中下轨附近,基于中长线行情炒作结束的预判,当前估值水平较高。
预计中线股价表现与大盘指数一致,跑赢行业指数的预测。需要注意的是,此股业绩波动呈现周期性波动,当前行情是对疫情期间需求的修复,其业绩空间受制于行业需求。
从市场持仓组合竞争力分析,当前价格水平竞争力水平中性,此股对大盘指数影响力弱,走势较为独立,如果股价进入下跌周期,长期跑输大盘指数的概率就很高。
当前行情主要驱动因素:基本面业绩预期。
当前中长线持仓主要风险因素:大盘指数下跌,毛利率下滑。
持仓参考:0%。
基本股东户数的持仓分析:散户,机构,游资 ,持仓筹码集中度上升,但基于当前股价走势预判散户进,机构出,中线股价见顶的概率非常高。
影响股价的主要因素:基本不涉及概念题材炒作,主要以业绩基本面和行业周期性为主,当前处于顺周期,业绩恢复中。
从财务报表基本面分析
2024年Q1营收563.80亿元,同比上升5.51%,净利润26.00亿元,同比上升40.07%,扣非后净利润23.44亿元,同比上升34.57%,EPS 0.3元,毛利率22.11%,同比上升18.24%,净利率5.93%,同比上升41.19%,研发费用20.91亿元,同比上升14.06%。根据管理层的指引,2024 年公司预计销售收入约2247 亿-2354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10%。重点关注毛利率,营收,净利润,研发费用。Q1 业绩稳健增长,主要受益于燃气重卡发动机放量及凯傲盈利修复。毛利率创21Q1 以来同期新高,费用控制基本稳健。
基于2024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基本面估值分析,当前股价13.59元对应市盈率(PE)TTM 12.15倍,最近三年历史平均市盈率(PE)16.73倍,当前股价13.59元对应市销率(P/S ratio) 0.59倍,最近三年历史市销率(P/S ratio) 均值为0.62倍,基于业绩上升空间及股价炒作的预判,Q1同比营收增速已经下降至5.5%,管理层指引为2024年同比增长约5%-10%,19元即使不成为顶部上升空间也非常有限,风险与收益不对称,中线交易策略卖出,长期持仓风险与收益不对等。
2024年一季度数据解读:
Q1 业绩稳健增长,主要受益于燃气重卡发动机放量及凯傲盈利修复。24Q1 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63.80 亿元、26.00 亿元、23.44 亿元,同比分别+5.51%、+40.07%、+34.57%,环比分别+5.24%、+3.44%、-3.96%。根据中汽协数据,24Q1 国内重卡批销27.27 万辆,同比+12.99%,环比+33.41%。国内交强险口径下,天然气重卡实销4.53 万辆,同比+135.44%,环比+1.65%,国内渗透率达33.4%。发动机业务方面,24Q1 潍柴重卡发动机国内终端实销4.64 万台,同比-5.21%,市占率34.2%,同比提升4.3pct 并稳居行业第一。其中天然气、非天然气重卡发动机终端销量分别为3.06 万台、1.58 万台,同比分别+136.76%、-56.11%;天然气领域潍柴配套市占率达67.6%,同比提升0.4pct。整车业务方面,Q1 公司旗下陕重汽销售重卡整车约3.1 万辆,同比+4.3%,其中重卡出口1.6 万辆,同比+29.1%,稳居行业第二;新能源重卡销售突破千辆,同比+56.4%。智慧物流业务方面,Q1 海外子公司凯傲营收28.6 亿欧元,同比+2.8%;净利润1.1 亿欧元,同比+50.9%;其中供应链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收7.2 亿欧元,调整后EBIT 约0.18 亿欧元,实现扭亏。凯傲盈利的加速修复,亦推动集团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农业装备业务方面,Q1 控股子公司潍柴雷沃产品结构调整持续推动单价和盈利水平提升,销售各类农业机械4 万辆,同比+15.1%,其中出口近4800 辆,同比+60.8%;且利润提升大幅高于收入提升,收入提升显著优于销量提升。
Q1 毛利率创21Q1 以来同期新高,费用控制基本稳健。24Q1 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2.11%、5.93%,同比分别+3.41pct、+1.73pct,环比分别-1.55pct、-0.07pct。毛利率、净利率实现同比双双提升,其中毛利率高于2021-2023 年同期水平。盈利能力的同比改善或直接受益于高单价、高毛利的天然气重卡发动机产品放量,占自身国内终端配套比重由26.5%(23Q1)升至66.0%,主要驱动力是低气价背景下,重卡行业燃气车渗透率整体上行叠加公司天然气发动机市占率第一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此外也有子公司凯傲盈利改善贡献。24Q1 期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4.33%、5.80%、4.63%、3.71%、0.19%,同比分别+1.15pct、+0.44pct、+0.34pct、+0.28pct、+0.09pct,环比-1.94pct、-1.33pct、+0.02pct、-0.76pct、+0.12pct,整体看费用控制基本稳健。
低气价推动天然气重卡加速渗透,公司业绩有望延续上行趋势。2024 年公司预计销售收入约2247 亿-2354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10%,彰显公司经营信心。我们认为基本面改善主要逻辑如下:1)气价低位有望推动天然气重卡渗透率持续攀升。2024 年一季度,天然气重卡实销4.53 万辆,同比+135.44%,国内渗透率已超过1/3。年初以来LNG 气价连续下行,近期稳定在4300 元/吨左右。考虑到供暖季结束后需求收缩,气价回升空间有限,而在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下,油价高位震荡行情持续,因此使用经济性将继续推动天然气重卡渗透率提升。母公司潍柴在天然气重卡发动机领域市占率接近70%,旗下陕重汽亦是燃气重卡整车龙头,均有望持续受益。2)宏观经济企稳回升或推动重卡行业需求进一步回暖。3-4 月国内制造业PMI(50.8%、50.4%)及新订单指数(53.0%、51.1%)均保持在荣枯线上。随着制造业及宏观经济总体回暖,公路货运需求有望扩张,重卡行业景气度有望上行,推动公司经营业绩延续上行趋势。3)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大缸径发动机等高利润率产品持续突破。2023 年公司M 系列大缸径发动机进入数据工程中心、刚性矿卡等全球高端市场;整车业务从传统工程车为主向标载物流、天然气、新能源等多元化产品转型,中高端产品销量占比超过30%,高端车型X6000销量超9000 辆。4)公司加快新能源业务多元化布局,进一步巩固龙头地位。2023 年公司在“三电”业务方面完成重卡、轻卡、客车专用电驱动总成产品开发,电机功率覆盖50-430kW,功率密度较竞品提升20%以上;高集成度六合一控制器,最高效率99%,集成度较竞品提升30%;搭载潍柴新能源动力总成的整车电耗较竞品低5%,打造纯电总成差异化优势。公司在燃料电池方面发布了全球首款大功率金属支撑SOFC 商业化产品,热电联产效率高达92.55%,创全球最高纪录,为分布式能源和微电网提供绿色低碳解决方案;多款产品实现批量配套,产品寿命达3 万小时,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实现了核心技术与产业化全球引领。
股票代码:000338.SZ 2338.HK
公司名称: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外文名称 Weichai Power Co., Ltd.
最终控制人: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持有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比例:14.67%)
审计机构: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办公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福寿东街197号甲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汽车及装备制造集团之一,公司的发展愿景是:以整车、整机为龙头,以动力系统为核心技术支撑,成为全球领先、受人尊敬、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化工业装备跨国集团。多年来,公司坚持产品经营、资本运营双轮驱动,致力于打造最具品质、技术和成本三大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成功构筑起了动力总成(发动机、变速箱、车桥、液压)、整车整机、智能物流等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