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对散户投资者的野蛮屠杀-优秀价值投资标的持续下跌
从年初的高点计算,今年那些优质的大盘绩优股基本上跌幅均在30%以上。中国平安,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螺水泥等等。
中国平安因为股价的持续下跌和格力电器一样,变得恶名远扬了。
其实早在三个月前的文章中我就指出了,散户化的股票将迎来大幅下跌,散户化,意味着机构资金的成功派发筹码,那时候的中国平安还有86元,美的集团还有90元,格力也还在64元以上。
年初各种茅指数翻天,在机构的疯狂拉升派发中,散户成功接盘。现在下跌得最厉害的恰恰是市盈率相对比较合理的个股。而那些本来泡沫就严重的各种茅指数成份股反而坚挺,甚至在最近的指数牛中创出了历史新高,因为估值合理的大盘股不管如何优秀,机构资金都不会去扎堆建仓,反而是那些估值较高,甚至离谱的股票更容易受到机构资金的追捧,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估值不合理的股票散户极少,更利于机构抱团,持股结构会更加稳定,卖盘极少,而且也不需要多少资金即可大幅推升其股价,更利于其净值的增加。
散户投资者相对比较谨慎,而且厌恶亏损,以上的这些个股都估值合理,自然也就散户扎堆了。机构投资者的收割对象恰恰是散户投资者,天生就是对立的,这就是A股的生态环境。机构投资者玩派发游戏。
那么机构投资者的打压目的是什么呢?恰恰是为了低吸筹码,当然这与企业管理层的纵容也有极大的关系,没有管理层的纵容,机构投资者的打压是只能无功而返。比如说海螺水泥,股价都跌成这样了,企业管理层手握大把现金,一股都不回购,这样的管理层连一个安抚市场的姿态都没有,最终散户只会因为绝望而割肉,当然,公司价值没有降低,只是估值降低了,预期降低了而已,在机构资金低吸完成之后,又将迎来一片光明,只是很多散户最终还会在高位买回来。
中国平安也是,有钱大把购买并不优质的资产,没有钱来维护股价,任由其市值垮塌,不顾自身形象,平安一点都不平安,为什么资本可以这么疯狂的打压,也与管理层的沉默有关系。要维护股价,管理层有很多手段。
这让人想起2018年的TCL,那时候被干到了3块多,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多少,在回购完成之后就开始持续炒作,我当时在3.3的时候也买了不少,大概2万多股吧,最后在3.6元就卖掉了,当时太小瞧了管理层的野心了。
格力电器更笑人,简直可以用阴谋论来写书了。股价持续下跌的时候开始股权激励,这不是明显的为了少花钱,多拿股嘛?三期大额回购至今没有说明用途,股价如此疲软无力,注销不就行了吗?公司手握大把现金,目前也没有任何融资需求,但是,管理层依旧死性不改,不这么做。绝望的格力散户投资者用脚投票,我相信对公司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比如说以后的商品选购方面,格力电器可能就不是首选了。对40万中小股东利益的忽视,管理层视而不见,公司旗下那么多优质的资产,也可以推出来在科创板上市嘛,上市之后企业会迎来价值重估,那些优秀的人才也会因为股票而财富增加,很简单的就完全了公司结构治理,天天说留不住人才,我看是思维僵化得厉害,对权力的过渡操弄,最终将会适得其反。这一点,离西方国家的企业治理水平差的不是一大截。
为什么机构投资者的打压会成功,其实就是通过技术图形做出来的,除了散户,很多基金一般都不会抄底,反而因为走势太弱,反而会持续卖出来控制净值的下滑,引发连锁效应。股价继续下跌,买盘就变得稀有,越是下跌,买盘越是稀有,最终在非理性下跌和恐慌中终结下跌趋势,再反转。
散户不割肉,趋势不反转,基本上就是这个逻辑。
技术图形一天不反转,市场不会出现新的买盘,而那么割肉的散户投资者也会庆幸自己跑得快。
最后我在这里提醒散户投资者,一家企业并不会因为股价的下跌就变得差了,同样,也不会因为股价的上涨就变好了,股价有时候并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价值,越是这种非理性的时候,越是要保持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交易逻辑。
在股市中唯一的致胜之道是耐心和信心为前提的正确价值判断。
延伸阅读: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