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600887)股价走势和K线图分析预测-2024.1.31
2024年1月31日更新:伊利股份(600887)股票技术面分析
从今天K线图分析,当前股价日K线图形态中线从偏空修正为中性,短线从偏空修正为中性,短线股价维持弱反弹趋势,但强于大盘指数,至于是否可能打开上涨空间,很难主观判断,对于此股建议维持25.5元-28元区间震荡策略,在区间内逢低吸引,接近区间上轨卖出,至于中线交易持有仓位建议仅中线上涨趋势确立之后再入,当前K线图形态继续维持中线区间震荡的看法。短线交易建议25.5元-28元区间内高抛低吸,股价接近区间下轨时买入,接近上轨时卖出。中线交易持有仓位容易出现股价一直无法突破,来回坐过山车的结局,因此不建议持有,但我给出一个未来12个月中线目标价29元-30元,理由是区间震荡跌无可跌可能会出现中线级别的反弹。当前股价27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估值缺乏竞争力,业绩也缺乏弹性,排除市场炒作因素,维持股价中线波动区间25元-32元。注释:豆豆股票ddgp.net主要提供行业优质个股的基本面,财务报表等分析,提供短线,中线,长线股价走势分析与预测,所有的分析都是基于实战经验,仅供个人投资者参考。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获取伊利股份(600887)最新的分析报告,请点击这里。
从财务报表基本面分析
2023年3Q净利润30.75亿元,同比上升59.44%,扣非后净利润26.57亿元,同比上升56.95%,EPS 0.48元,营收312.07亿元,同比上升2.66%。营收小幅增长,净利润同比大增系公允价值变动大增5.56亿元和费用下降。建议技术分析优于基本面作为交易策略,仅推荐右侧交易。根据机构乐观预测,2024元净利润中值为121.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远期市盈率为14.25倍,行业前景展望中性。伊利股份(600887)属于必需消费行业,业绩因素与消费者习惯有较高关联度,一般作为防守性持仓,业绩波动空间有限。
技术分析历史预测记录:
2024年1月9日更新:从今天K线图分析,当前股价日K线图形态中线偏空不变,短线从看空修正为偏空,短线股价确实回落了,但是波动幅度并未达到我预测中的短线参考买入价,最低价为25.8元,股价走势比预期强,盘中资金打压力度一般,股价波动幅度收窄,预计短期内股价波动区间为25.8元-26.5元,去掉头尾适合高抛低吸的位置太窄,不建议操作。短线交易和超短线交易建议从高抛低吸转为空仓观望。我认为当前股价25元-27元之间震荡可能形成中线底部区间,参考去年的股息,25元下限对应的股价为23.6元,当前市场环境这个估值水平会有一定的吸引力。撤回上一期的预测:当前股价25.5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估值缺乏竞争力,业绩也缺乏弹性,缺乏想象空间,如果股价一旦破位下跌,下跌空间不会低,建议谨慎持有或者盯盘交易,推荐预设止损价25元。中线交易持有仓位短期内盈利概率较低,但中线盈利空间和目标确定,中线参考买入价26元,目标价30元以上,股价26元以下维持推荐。
2024年1月3日更新:从今天K线图分析,当前股价日K线图形态中线偏空不变,短线从偏空修正为看空,短线股价跟随指数大幅反弹预计可能结束,预计短期内股价跟随大盘指数回落的概率较高,但这一轮反弹的幅度超出预期,短期内股价并无明确的波动方向,股价日K线图形态破位的风险有所下降但并没有解除,当前股价有两种走势的概率都差不多,一是破位下跌,二是25元-27元区间震荡,股价有效跌破25元为破位下跌,当前K线图形态建议大胆的高抛低吸。短线交易和超短线交易建议高抛低吸,参考买入价25.5元,目标价26.5元,止损价25元。当前股价距离业绩底23元-24元有10%以上价差,中线持股短期内回报率不确定,但可少量仓位持股待涨。当前股价25.5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估值缺乏竞争力,业绩也缺乏弹性,缺乏想象空间,如果股价一旦破位下跌,下跌空间不会低,建议谨慎持有或者盯盘交易,推荐预设止损价25元。
股票代码:600887.SH
公司名称: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Ltd.
董事长:潘刚
审计机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办公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金山开发区金山大道1号
伊利股份主要从事各类乳制品及健康饮品的加工、制造与销售活动,旗下拥有液体乳、乳饮料、奶粉、酸奶、冷冻饮品、奶酪、乳脂、包装饮用水几大产品系列。公司产品主要以国内市场销售为主,部分产品销往海外市场。整体业绩稳居行业领导地位,位居中国乳业第一、亚洲乳业第一、全球乳业五强。相继推出“金典”超滤牛奶、“金典”娟姗 A2 有机纯牛奶、“安慕希”AMX 0 蔗糖系列常温酸奶、“QQ 星”原生 A2β 酪蛋白纯牛奶、“金领冠”塞纳牧 A2 有机 OPO 婴幼儿配方奶粉、“伊利”凝固型酸奶宫酪系列、“巧乐兹”绮炫系列冰淇淋等新产品,满足了消费者的消费升级需求。截至 2023 年 6 月底,公司在全球拥有 75 个生产基地,产品销往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综合产能达 1,618 万吨/年,较2022年底增长6%。
近期评论